4月29日下午,由华商科教集团旗下广州华商学院、大湾区商学院、广州华商职业学院联合举办的大型系列公益讲座“AI+新机遇·华商十讲”之第九讲“AI+就业前景:学习和工作的危与机”在肇庆校区圆满举行。粤港澳三地1300多名师生、业界人士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活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浪潮下就业市场的变革与应对策略。
香港理工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实务教授、研究生导师石义强教授担任本次主讲人。中汇集团投融资与投资者关系部总监兼大湾区商学院代表印国庭、大湾区商学院协理副校长李倩容、大湾区商学院课程及项目主任许荣辕、广州华商学院校长助理覃少冰、管理学院院长史长林及师生代表出席现场活动。

(现场合照)
广州华商学院校长助理覃少冰代表学校致辞。她提到,AI技术正以颠覆性力量重塑职场生态,如何应对“机器替代焦虑”与“技能贬值恐慌”成为新时代青年亟需思考的课题。她鼓励学生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培养跨领域整合能力与终身学习意识,以“复合型人才”的姿态迎接未来挑战。

(覃少冰校长助理致辞)
讲座开始前,我校举行了客座教授聘任仪式,管理学院史传林院长为石义强教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颁发聘书)
石义强教授以全球就业趋势为切入点,结合世界经济论坛《2024未来就业报告》数据,深度剖析AI对职场的双重影响。他通过“KFC与FareShare合作案例”及“金融科技行业转型实例”,揭示了AI在客户服务、供应链优化等场景的应用潜力。针对学生关切,石教授提出“AI素养金字塔模型”:从基础工具应用到高阶决策评估,层层递进构建核心竞争力。他强调,AI并非替代者,而是赋能者——“未来属于既能驾驭技术工具,又具备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石义强教授演讲)
在随后的教师与嘉宾面对面沙龙中,石义强教授与教师们就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AI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如何将AI技术与现有课程体系相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石教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并指出,AI技术可以为教学带来很多便利,如利用AI技术进行个性化教学、智能辅导、自动批改作业等。同时,他也提醒教师们要注意AI技术的局限性,不能完全依赖AI技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嘉宾与教师合照)
本次活动得到四川城市职业学院、香港中华职教育社、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职业发展促进会、川渝(香港)青年职业发展促进会等高校、机构、社会团体的协助与支持。
2022年华商科教集团首次推出了“大湾区科创新机遇·华商十讲”大型公益系列讲座。在疫情期间,给大湾区师生送去了精神食粮,激发了湾区学子建设祖国、建设湾区的热情。第一期“华商十讲”吸引了线上线下5.01万人次听众,“华商十讲”话题的网络浏览阅读量高达47.7万次。“十讲”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华商科教集团为湾区建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华商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第二期“华商十讲”——“AI+新机遇·华商十讲”的启动仪式暨第一讲于2024年6月11日成功举办,截至目前,已连续举办了九讲,线上线下合计1.7万人次参加。第一、二期“华商十讲”合计6.71万人次参加。(图文/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