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美学术交流持续推进,携手共育国际化创新人才——美国米勒斯维尔大学代表们再次访问广州华商学院

2025-04-22


4月17日,美国米勒斯维尔大学(Millersville University)商学院院长Marc Tomljanovich博士与国际招生负责人Yang Zhang女士来访广州华商学院,我校副校长廖伊曼、焦方太,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王文忠、副处长熊子珂等热情接待了代表们。

廖伊曼副校长对米勒斯维尔大学代表们再次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此次访问将进一步深化两校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为双方在更多领域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她指出,教育合作始终是跨越国界的桥梁,中美高校间的学术交流具有强大韧性与持久生命力,双方将持续推进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双学位项目的学分互认、师生互访、科研合作等实质内容,共同推动学术繁荣与教育进步。

(廖伊曼副校长与来宾合影)

为了进一步深化两校合作,双方围绕合作项目、学生交流、师生深造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焦方太副校长对米勒斯维尔大学近年来在教育发展及学生资助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希望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双学位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探索创新的合作模式,如组织两校学生赴海外开展联合访学交流活动等,为学生打造沉浸式的国际化学习体验,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焦方太副校长与来宾合影)

(焦方太副校长向来宾赠送礼物)

会谈中,王文忠处长向米勒斯维尔大学代表介绍了我校国际教育的现状与特色,内容涵盖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等方面。随后,双方围绕两校在教学投入、专业设置等领域展开富有成效的交流并充分交换了意见。

下午,Marc Tomljanovich院长为华商师生带来一场主题为“人工智能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融合与影响”的讲座。他通过分享使用AI工具的经历,与师生破冰互动,迅速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他强调,AI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为学生未来进入数字化职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能储备。他就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运用与发展与在场师生进行热烈的交流与讨论,为大家带来前沿的学术视角和启发。

(Marc Tomljanovich院长为我校师生开展讲座)

国际招生负责人Yang Zhang与我校“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双学位项目的学生进行了亲切交流。她详细介绍米勒斯维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丰富的实习机会,并期待今年秋季与学生在美国校园再次相遇。交流结束后,代表们为我校学生赠送校徽等纪念品,激励学生们为赴美努力学习。

(来宾与“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双学位项目学生合影)

代表们还参观了我校桃花岛电商孵化中心,与我校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学生们展示了他们在直播电商项目中的实践成果,并分享了通过参与项目找到感兴趣职业方向的喜悦。代表们对我校为学生提供丰富实践的机会表示赞赏。

(米勒斯维尔大学代表参观我校)

我校与美国米勒斯维尔大学是《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双学位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合作伙伴。该项目已于2024年招生第一届学生,双方院校将共同为入选学生构建畅通的成长通道,以更开放的姿态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的计算机领域专业人才。

《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是教育部所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AASCU)共同管理的新型中美高等教育双向交流与合作项目。项目采用“1+2+1”四年制教学模式,即学生第一年和第四年在广州华商学院学习,第二、三年前往米勒斯维尔大学深造。顺利完成学业且满足双方院校毕业及学位授予要求的学生,将获得广州华商学院的本科毕业证书以及两校分别颁发的学士学位。

米勒斯维尔大学始建于1855年,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是一所具备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府,隶属于宾夕法尼亚州立高等教育系统。该校获得美国中部各州高等教育委员会(MSCHE)的认证。(图文 /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上一条:“AI+新机遇·华商十讲”第九讲:AI+就业前景:学习和工作的危与机 下一条:华商科教集团首届粤语培训班顺利开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