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回首2024年,广州华商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在董事会和校领导的支持下,秉持“国际教育本土化,本土教育国际化”的理念,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展望2025年,我们将继续携手共进,为学校的国际化建设添砖加瓦,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一、新成绩
1、“国际创新优才培养计划”:与课程紧密结合的境外学习项目,学校资助学生赴港澳进行2-3天专业课学习,免费为学生提供交通工具及香港住宿,让学生在实践中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全年共组织45批次,3496名师生。



“发现香港之美”研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来往口岸的交通工具,并额外给予学生补贴,并可认定一次假期社会实践(5分)。2024年共派出41批次,约4000人次赴港研学,举办了三次学生表彰大会、一次先进单位及个人表彰大会,自2023年9月起,此项目已出团6000余名师生。



其他境外交流学习项目:涵盖教师培训计划、各类大赛全额奖励境外研学(新加坡、港澳地区)、大湾区专题学习、优秀学生赴法国研学、芬兰研学等,共派出29批次,合计579名师生出境,为师生搭建了多元化的国际交流学习平台。








二、新局面
1、“AI+新机遇·华商十讲”:延续第一期“华商十讲”品牌效应,与大湾区商学院联手开展,聚焦AI领域热点,邀请业界专家、企业代表主讲,自6月起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已成功举办五场,线上线下约有1.2万名师生参与,两期十讲累计参加人数达6.21万人次,为师生提供了深入了解AI技术与各行业融合前景的契机。




“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研讨会:7月4日邀请了教育界、企业界等多位专家参会,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推动高校学生就业国际化进程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与建议,进一步拓宽了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


人工智能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12月31日开展人工智能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邀请香港和内地的教育家、企业家共同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新策略和新路劲。


联合开展共融课程:充分利用华商教育集团澳大利亚中汇学院(EIA)、新加坡中汇学院(EIS)资源,合作开设涵盖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通识选修课等38门课程,总914人次上课,让学生在本土校园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丰富了课程体系,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




三、新突破
1、双学位双校园学分互认国际班:在原有“2+2”“3+1”的基础上新增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新增与澳大利亚中汇学院、新加坡中汇学院联合开展的中新澳双学位、三校园国际班;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加拿大加西大学在合作专业上新增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出国选择。协助国际班学生办理国外院校入学申请等事宜,助力学生迈向国际学术舞台。




2、华商-EIA双学位项目:选拔优秀学生修读澳大利亚中汇学院线上、适时、全英文授课的市场营销专业(数字营销方向)、会计专业或信息技术专业第二学位课程,招生35人,以奖学金形式免除学生国外学校所有学杂费,为绩点前5名的学生颁发1万元奖学金。


四、新亮点
第六届、第七届“EIS杯”雅思精英大赛:每学期与新加坡中汇学院(EIS)联合开展,2024年上、下半年举行,分别有50人、48人参赛,每届选拔5名优秀学生,由学校全额资助新加坡四天三晚研学活动及国内雅思考试一次,为学生提供了提升英语能力、增强未来竞争力的平台。




第四届“EIA杯”数字营销大赛:于2024年5月-6月开展,共14组报名,组织、安排6名获得学校全额资助的学生、14名获得半额资助的学生赴新加坡进行为期四天的海外研学,激发学生运用数字营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届国际精英计划大赛:2024年9月启动,主题为“新竞争力品牌的策划”,共收到50份策划书,全额资助前五组获奖学生(10名)赴新加坡参加为期5天的研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第二届国际知识文化竞赛:2024年3-5月举行,有255名同学参与,经过初赛选拔,最终有六个小组18名同学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奖金及全额资助研学机会。


第三届“中汇杯”小小说创作大赛:联合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于2024年3月至8月举办第三届“中汇杯”小小说创作大赛,共收到249份稿件,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30名,佳作奖50名。为所有获奖学生颁发了证书、全额资助赴香港研学及奖金。


第三届“中汇杯”小小说翻译大赛:与澳大利亚中汇学院(EIA)于2024年9月至12月联合举办第三届“中汇杯”小小说翻译大赛。本次大赛翻译原文是来自第三届“中汇杯”小小说创作大赛的前三等奖的8篇优秀作品,共收到译文351份,其中专业组71份,非专业280份。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及奖金、提供全额资助研学机会,提升了学生的文学创作与翻译能力。
第五届非虚构写作大赛:主题为“她们的故事”,共收到102份稿件,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奖金及全额资助研学机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记录生活,提升写作水平。
“EIS-雅思精英我先行”单词打卡活动:两期合计近700人次参加,有效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新提升
注重教师国际化建立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
教师国际化培训成效显著为配合学校国际化教育发展,全面提升教职工的业务水平和英语教学能力,联合集团旗下澳大利亚中汇学院,为学校教职工开展了6场双语(全英)课程教学法专项培训(线下),合计122人参加,助力教师提升教学技能,为国际化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新途径
1、境外实习、就业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境外实习就业机会,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与职业发展路径。2024年共10名学生参加,赴美国6人,赴日本2人,赴迪拜1人,赴卡塔尔1人。


2、国际学生职业技能冬、夏令营培训项目:7月29日-8月16日夏令营,2025年1月13日-22日冬令营,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博兹瓦纳、厄瓜多尔、泰国、菲律宾、秘鲁、尼泊尔、印度尼西亚、土库曼斯坦、博兹瓦纳等国家的国际学生参与。培训课程包括直播电商实战、游戏美术3D建模艺术、汉语小课堂及中式面点制作,让国际学生获得丰富的课程体验。




七、新连接
港澳台侨师生工作扎实有力
学生部分:定期上报港澳侨学生信息及在校情况;积极推动港澳侨学生参与全国高校国情教育网络培训课程;申报并获得省教育厅立项的国情教育项目,经费金额为9.9万元;开展港澳侨学生奖学金评比工作;组织新生慰问交流活动等。


教师部分:与22名港台籍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定期组织座谈会。协助港台籍教师入驻增城侨梦苑开展青创项目并跟进项目进程,同时也鼓励台籍教师们参与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
八、新蹊径
1、澳门一学期交流生项目
我校派出4名学生赴澳门科技大学参加一学期交流生项目

2、澳门科技大学保荐生项目
2024届保荐生获录取人数为4人

九、新台阶
1、高度重视新闻发布:2024年通过公众号、华商E家各发布推文422篇;为学校网站提供新闻稿47篇;校外媒体发布14篇;四个平台同步发布视频国际化宣传各45条,其中一条视频播放量高达2万次。


2、新生入学教育宣讲:9月新生报到时在肇庆校区设摊宣传国际化活动并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宣讲,宣传我校长短期境外学习、大赛、研学项目等,活动让部门四大媒体平台各增加了3500位粉丝数量,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

十、新技能
开办了语言类培训班及各类才艺班,国际班学生有充足的英语学习时间和优越感、归属感;针对全校部分学生有才艺学习需求,为全校学生开设了种类繁多的培训班。全年开办各类培训班39个,培训总人次为314人。
